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时间:2025-05-14 03:12:11 来源:淘折扣  阅读:(11) 收藏
转载:

云南一些不错的酒,在省外名酒的冲击下,仍然艰难生存,嵩明县杨林肥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抗战期间,杨林肥酒非常有名气,在昆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云南一些不错的酒,在省外名酒的冲击下,仍然艰难生存,嵩明县杨林肥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抗战期间,杨林肥酒非常有名气,在昆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碧绿透明的颜色,温和甜美的口感,是很多喝酒人的首选。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云南是个落后的省份,酿酒技术水平低下。在清朝,外省商人就发现,云南人爱喝酒,特别是高寒山区,皆是嗜酒如命之人。但很多地方几乎不会酿酒,特别在不会酿造高度蒸馏酒,只能购买外省酒。这巨大的商机让外省商人高兴极了,卖酒赚了云南人不少钱。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不过云南人也不是憨包,聪明人也在学习高度蒸馏酒的酿造方法。清朝以后,特别是晚清,云南的酿酒工艺进步很快。云南省的好酒,大多是在清朝年间创建的,杨林肥酒是其佼佼者。


1880年,杨林人陈鼎创制了杨林肥酒,由于质量上乘,很快风靡嵩明县,并迅速流传到昆明,站稳了脚跟。从辛亥革命到抗战,是杨林肥酒最高光的时期。特别是抗战期间,大量人口涌入昆明,他们惊喜地发现,昆明居然有一种碧绿的酒,口感很好,而且价钱还公道。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很多人从此爱上了杨林肥酒,并认真地记录下来,让后人得知,当时的杨林肥酒在昆明、在云南的地位有多高。在抗战期间,有3本书记录了杨林肥酒,使得杨林肥酒广为人知。


第一本是《滇越游记》,作者叫胡嘉,是个记者,他游历了云南和越南,写了这本书,由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发行。胡嘉是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是近代著名学者。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在书中,他专门写了一章“云南土产”,介绍当时昆明也是云南最有名的特产,排名第一是大理石,第二是罐裝宣威火腿;第三是普洱茶;第四就是杨林肥酒。


对于杨林肥酒,作者这样描写,“杨林肥酒出在昆明东北嵩明县境的杨林镇,顏色是鲜艳的美綠色,回味是帶甜的。据说它的制法是将酒酿成后,把一块肥肉或者猪油悬在酒上,让酒精蒸气上來,熏着肥油,萃取油份,再滴下去,就自然得有绿色和它的特味,所以叫做肥酒。”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这个说法也代表了很多人对杨林肥酒的看法,认为有个“肥”字,肯定和肥肉有关。其实这是个误传。作者也特别指出,“请参考曾昭抡谈酒,据他看来,绿色也许是故意加的。”


第二本书是《黔滇道上》,由大公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是有名的李霖灿。李霖灿是河南辉县人,艺术史家,纳西文化研究专家,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在书中,李霖灿写道,“杨林不过是嵩明县的第五区,然而比嵩明县还要大,街上很热闹,除曲靖外,这是我们一路上所见顶大的街市了,居然有卖皮鞋的店。晚上茶馆里有人唱云南戏,我们睡下了还有人“唱灯”。这里裏的特产是碧绿得透明的肥酒和虾酱。”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第三本书是《西南三千五百里》,也是商务印书馆发行。作者为钱能欣,西南联大政治系学生。说的是西南联大师生从湖南长沙徒步直到云南昆明的壮举,是一本影响极大的西南联大文献。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对于杨林肥酒,作者简单说,“杨林属嵩明县,全镇约一千四百多户,街道纵横,市况尚盛,有小昆明之称,肥酒为名产。"


在出版物匮乏的1940年代,这三本书很有影响,拥有众多读者。他们的书中都提到了云南的名特产品杨林肥酒,由此可见杨林肥酒在当时的名气有多大。也让很多中国人认识到云南有一种名牌酒,叫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在抗战期间有多出名?列为重点礼品,人人皆知

1950年代后,杨林肥酒曾经一度陷入低谷,品质和影响都下滑严重。现在恢复生产了,还有不少粉丝继续追捧。云南人都希望杨林肥酒能够重铸当年的辉煌。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0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300MAC2D0R706 Copyright © 2010 - 2025 https://www.bga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