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签、装箱、码垛……在位于松江区小昆山镇的乐芙娜奶酪工厂内,叉车正将数吨乐菲利娜马苏里拉芝士碎装进运输车内。不久后,这批产品将被运往3000公里之外的泰国曼谷,成为汉堡、火鸡面等美食中的“拉丝芝士”。
事实上,作为全国最大的奶酪工厂,这样的场景已是乐芙娜的日常。每一天,干酪制品、再制奶酪、原制干酪、成熟型干酪等各类产品从这里出发,抵达国内外无数家庭的餐桌,成为消费者的“心头爱”。预计到2027年,以国内市场为“主战场”的乐芙娜,产能将达到2.2万吨。

商业预见性催生国货品牌
国人有了自己的奶酪
从2022年8月动工到2024年10月投产,两年的筹备期成了乐芙娜的储能期。由于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奶酪贸易出现了一系列困难,而乐芙娜的横空出世则破解了国内奶酪自主生产的燃眉之急。“目前,布里和卡门贝尔奶酪的年进口量差不多有700吨,我们厂现有产能基本具备了替代进口的能力。”乐芙娜创始人、董事长李天福告诉记者。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李天福而言,乐芙娜的诞生和产能升级也正是如此。随着国际地缘局势日趋紧张,影响供应链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愈来愈多,李天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机遇。“早在2019年,我就觉得还是得自己做奶酪,不能再纯靠进口,所以才有了品牌‘乐芙娜’和现在的工厂。”李天福表示,“以前我们是奶酪搬运工,现在我们是生产商,而且价格比进口产品更低。”
如今,乐芙娜占地近1.8万平方米的工厂生产中心内,8条生产线已全部投入运作,与此同时,整个工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四层仓储空间单日最高吞吐量预计可达8000吨,而总占地38亩、建筑面积达5.2万余平方米的乐芙娜奶酪工厂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奶酪工厂。
质检层层把关
只为消费者安心入口
打碎成品奶酪、充分搅拌、放入检测仪器……实验室里,质检人员正在对成品进行抽检,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微生物等都是检测项,一旦有数据异常,工厂将立即对同一批次产品进行全部复核。“我们仅在原奶入厂的环节就有60多项检测,生产过程和出货前还会有几十道质检工序。”乐芙娜质量经理王道鹏介绍。
“国内的标准远比欧标严格,并且我们有两套质检系统同时进行。”李天福坦言,从工厂布局到设备选型,从过程管理到产品放行,层层把关之下,乐芙娜做到了质量“零失误”。

产品技术两头抓
稳步攻占市场份额
由于奶酪起源于欧美,加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性,奶酪研制和生产核心技术被牢牢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为了争取更多主动权,乐芙娜在引进欧美设备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目前公司已经申请10项专利,已获授权4项。据估计,公司到2027年预计投入研发费用近3000万元。
有了技术加持还远远不够,对于年人均奶酪摄入量仅有200克的中国市场而言,改进产品并提升适口性极其重要。“我们在菌种和控温、控湿创新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这样口感会更好,比较适合国人的喜好。”乐芙娜运营副总经理沈彦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乐芙娜产品系列涵盖干酪制品、再制奶酪、原制干酪、成熟型干酪等,预计2027年乐芙娜工厂产能可达2.2万吨,中国市场年销售额达1到2亿元。
记者:陈俊杰
部分图片:资料图
编辑:周正豪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