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烟醒世录》
一、
青瓷盏里浮沉着的,何止是明前龙井?分明是半世炎凉。老张头捏着紫砂壶的手突然抖了抖,想起昨儿公园里那场"偶遇"——穿旗袍的妇人夸他太极打得俊,转头却向老姐妹炫耀新收的干儿子。他呷了口茶梗泡的浓酽,忽然笑出满嘴烟渍牙。
二、
"绿茶"这词儿,倒比我们喝的还新鲜。王婆当年若活到今朝,哪需说什么"潘驴邓小闲"?朋友圈里晒两盆多肉,配文"独居老太的下午茶",自有三五个"好大儿"抢着代付水电费。老李翻着孙子教的智能手机,把通讯录里"养生顾问刘小妹"拖进了黑名单。
三、
莫言先生写《檀香刑》时说:"装睡的人叫不醒。"可如今满街都是睁眼打鼾的。菜市场遇见插队的老相识,你刚要理论,人家先捂着心口喊"支架疼"。也罢!学那东坡居士"日啖荔枝三百颗",咱改吃降压药三十粒。
四、
昨夜暴雨冲垮了 舞的地标线,今晨却见刘婶领着新队伍。她踩着水洼跳《最炫民族风》,红绸扇甩出个凤凰三点头。积水映着她们扭曲的倒影,倒比年轻时扭的秧歌还鲜活。忽想起杜牧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如今该改成"老妪不问养老金"。
五、
茶馆墙上的液晶屏正播鉴宝节目,专家说光绪年的茶膏值百万。柜台后传来"咔嗒"声——老板娘把二十年陈普洱饼锁进了保险箱。窗外拾荒的老周路过,铝罐压弯的扁担上,晃着两个康师傅绿茶空瓶。
六、
总说"难得糊涂",可郑板桥的墨竹能换钱,咱们的糊涂只能换,老年痴呆"诊断书。倒是小区里那个总骂物业的"疯老头",自从在业主群发完六十秒语音方阵,电梯故障三天就修好了。难怪李白要"仰天大笑出门去",原来发疯竟是通关文牒。
七、
早市收摊时,见卖豆腐的吴婆在数零钱。钢镚儿滚进豁口的粗瓷碗,叮当声惊飞了偷啄菜叶的麻雀。她突然哼起《红灯记》选段,破锣嗓子震得塑料袋簌簌响。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写的:"人总要有点东西撑着。"管它是铁梅的辫子,还是二维码收款牌。
八、
黄昏的社区医院里,老教授和退休工人排同条队量血压。电子屏红光闪烁间,听见后生议论:"这些老帮菜..."话音未落,轮椅上的老兵突然站起,裤管里"哐当"掉出不锈钢假肢。满厅寂然中,他弯腰去捡的姿势,竟比年轻人深蹲还标准。
九、
终究学会了用保温杯泡枸杞配西洋参。就像终于明白:与其拆穿保健品讲座送鸡蛋的把戏,不如领了蛋转身喂流浪猫。某日见那花猫蹲在拆迁房断墙上,毛色油亮如新炒的龙井。它睥睨众生的眼神,倒比茶圣陆羽还通透几分。
十、
今晨扫墓时,发现邻冢新添了二维码墓碑。手机一扫,弹出老人生前抖音热舞视频。山风掠过松枝,将WiFi信号和纸灰搅作一处。归途买了束十块钱的塑料花,摊主说:"能放五十年呢。"想来比真花划算,毕竟我们这代人,最擅长的就是对付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