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栲栳栳:交城岁月里的舌尖珍馐

在山西交城,莜面栲栳栳宛如一部生动的饮食史书,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往昔岁月与风土人情。它不是高悬于庙堂的华丽珍馐,而是深深扎根于民间,以质朴之姿慰藉着一代又一代交城人的肠胃与心灵。
一、岁月深处的源起
回溯往昔,莜面栲栳栳的诞生,与交城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境遇紧密相连。交城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寒凉,土地虽广袤却多为贫瘠之地,在过去,许多作物难以在此茁壮成长。然而,莜麦却能顽强地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希望之种。

相传,早在明清时期,交城百姓为谋生计,便开始广泛种植莜麦。面对丰收的莜麦,聪慧的交城人不断琢磨,将莜麦磨成面粉,创造出了独特的吃法——莜面栲栳栳。最初,这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的无奈之举,却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演变成交城饮食文化的瑰宝。
二、传统手艺的雕琢
制作莜面栲栳栳,从一开始便充满着仪式感。首先,将莜麦精心淘洗、晾晒后,用石磨细细研磨,这古老的石磨,一转一合间,仿佛将岁月的痕迹都融入了细腻的莜面之中。和好的莜面,需在滚烫的锅中蒸制片刻,使其初步熟化,这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延展性。

接下来便是关键的“栲栳栳”环节。取一块莜面,在光滑的石板或案板上,以手掌之力轻轻一推,莜面便如绸缎般展开,薄厚均匀。随即,手指巧妙一挑,顺势一绕,一个小巧精致的莜面卷便成型,整齐地码放在蒸笼里,宛如士兵列阵。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却又饱含着熟能生巧的智慧与耐心。
当蒸笼揭开,热气裹挟着莜面独特的麦香扑面而来。那一个个莜面栲栳栳,色泽微黄,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诞生的不凡历程。

三、文化传承的纽带
莜面栲栳栳,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交城人情感与文化的寄托。在过去,每逢重大节日、婚丧嫁娶或是贵客临门,莜面栲栳栳必定会出现在餐桌上,它代表着主人家的热情与诚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热气腾腾的美食,欢声笑语间,亲情得以凝聚,家庭的温暖在莜面的香气中弥漫开来。

对于漂泊在外的交城游子而言,莜面栲栳栳更是故乡的味道,是心中无法割舍的眷恋。无论身处何方,记忆中那独特的口感与麦香,总能在不经意间勾起对家乡的思念。每当回到交城,吃上一口莜面栲栳栳,仿佛所有的乡愁都找到了归宿。

在交城的乡间地头,长辈们总会将制作莜面栲栳栳的手艺悉心传授给晚辈。这种言传身教,不仅是烹饪技巧的延续,更是交城饮食文化的传承。莜面栲栳栳就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交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让这片土地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岁月悠悠,莜面栲栳栳在交城的土地上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那份质朴与醇厚。它以最本真的姿态,见证着交城的变迁,承载着交城人的喜怒哀乐,成为交城传统文化饮食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