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坐席躲猫猫、智能客服挡子弹,数字时代我们又遇到了什么痛苦

时间:2025-05-11 19:03:28 来源:淘折扣  阅读:(20) 收藏
转载:

如今的新华社终于向转人工客服"开炮了,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我们又遇到了什么令人痛苦的事?"请描述您的问题,我们将为您转接人工客服......当前坐席繁忙,请稍后再试。"这样的电话提示音或者问询回音,朋友,你遇到过吗?这几乎成为现代人最熟悉的"电子噩梦"。

如今的新华社终于向转人工客服"开炮了,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我们又遇到了什么令人痛苦的事?

人工坐席躲猫猫、智能客服挡子弹,数字时代我们又遇到了什么痛苦

"请描述您的问题,我们将为您转接人工客服......当前坐席繁忙,请稍后再试。"这样的电话提示音或者问询回音,朋友,你遇到过吗?这几乎成为现代人最熟悉的"电子噩梦"。2023年8月,新华社曾发文炮轰企业客服"转人工难"现象,直指这种"用智能客服挡子弹,用人工坐席躲猫猫"的服务模式,正在把消费者逼向维权死角。这场看似针对客服系统的批评,实则戳中了数字时代企业服务伦理的痛点。

第一:如今的很多智能客成了从"技术福音"到"甩锅神器"

人工坐席躲猫猫、智能客服挡子弹,数字时代我们又遇到了什么痛苦

智能客服成了太极预制话术。企业最初引入AI客服时,承诺的是"24小时在线""秒级响应"。但当95%的消费者遭遇过"说'转人工'就掉线""问题重复描述五遍仍被踢皮球"(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数据),智能客服俨然成了企业逃避责任的工具。某电商平台的用户曾记录:为处理一个错发包裹,他在12通电话里重复了21次"转人工",机器人始终用预制话术打太极。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企业成本核算的"精明账",时间和耐心成了客户之痛。培养一个真人客服年均成本约6万元,而AI客服一次性投入后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但当企业把客服预算砍掉70%时(工信部2021年行业报告),消费者被迫用时间和耐心为企业"填坑"。

第二:智能客服让“人味”消失、算法“失控”

某银行APP隐藏人工入口需要连点7次屏幕,某快递公司设置"投诉"关键词自动挂机......这些刻意制造的沟通壁垒,暴露的是企业对用户痛感的漠视。当抑郁症患者因机器人无法理解"我想自杀"的诉求而崩溃,当老年人被语音指令绕得头晕眼花时,技术本该具有的人文温度荡然无存。

更值得警惕的是算法权力的滥用,让智能客服变成了筛选器。部分企业通过分析用户投诉录音,反向训练AI识别"难缠客户",对高频投诉者永久屏蔽人工通道。这种数据异化,让本应解决问题的客服系统变成了筛选用户的"数字筛子"。

第三:针对当前智能客服的乱象,重建服务伦理更需要组合拳

让新华社的发声不是孤例,让人工客服真正走上关健岗位。上海已在2023年出台《客户服务便利化条例》,要求企业必须提供"15秒内可达的人工服务入口"。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期判决某平台因故意隐藏人工客服赔偿用户精神损失费,开创司法先例。

根本解决之道在于重塑商业价值观。就像海底捞把"可联系到店长"设为硬指标,顺丰快递坚持每个包裹有对应责任人,真正的服务升级不是用技术筑墙,而是让人工智能成为连接用户的桥梁而非路障。当企业开始把客服响应速度写进年报ESG板块时,或许才是服务伦理的真正觉醒。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2023年8月15日. 智能客服不"智能" 人工客服难的找寻. 新华每日电讯.

[2] 中国消费者协会. 2022. 2022年电商平台服务体验调查报告.

[3]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 客户服务行业成本结构白皮书.

[4]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2023,.上海市客户服务便利化条例.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0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300MAC2D0R706 Copyright © 2010 - 2025 https://www.bga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