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消费降级,实体店纷纷倒闭,实体经济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旺铺招租”“旺铺转让”“清仓处理”“歇业倒闭”....
走在大街上,时常看到路边商铺门上贴着这样白纸大字。
开业---倒闭好像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真正坚持下去的实体店少之又少。
有人说,实体店生意之所以冷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电商的崛起。
自从流行起“网购”,实体店生意明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不仅收入大不如从前,许多实体店的最终归宿往往是“歇业倒闭”,甚至一些大型商超也难以幸免。
网购对实体店的冲击真的有这么大吗?
对此,人民日报发文,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是电商太狠,而是实体店不会“玩”。
那么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一、电商兴起、实体遇“冷”
电商的兴起,真的干掉实体店了吗?
问题的答案,没有那么绝对,但也不是毫无影响。
近几年来,电商发展迅速,逐渐引领全民网购热潮,确实给实体店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以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为代表的四大电商巨头,早已成为人们网购的首选。
小到生活必需品,大到家具家电,手指一点就能浏览上万种商品种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购物的乐趣。
既能对比质量又能对比价格,不喜欢还可随意退还。
因此,网购好似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既方便又快捷。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高达9.7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7.9%。
也就是说,凡是会用智能手机上网的公民,基本上都有过电商购物的经历。
正因如此,我国网络零售额数据也十分可观。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整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5.23万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了7.2%。
不可否认,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和数据,确实对实体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毕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网购确实比实体店更便利、更划算。
电商没有兴起时,大家只能抽时间去逛商超,费时又费力。
电商兴起后,不出门就能轻松挑选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实体店的客流量逐年减少。
凡是开实体的老板们,每天最愁的就是客流量,利润还没有成本高,谁还能坚持下去?
实体店的服务人员都比顾客多,每日还有固定不变的支出。
因此,不少实体店,尤其是小型的,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甚至还有一些大型商超,如今也是门可罗雀,生意越来越难做。
例如,原来风靡一时的“家乐福”商超,近几年在中国已经关闭了百余家大型门店。
作为本土领军企业之一的“永辉超市”,也面临着转型倒闭的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就关闭了30多家门店。
不得不承认,电商的兴起确实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实体店生意不景气,也不能将原因完全归咎于电商。
二、实体店生意萎缩、多种因素影响
网购再流行,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店。
实体店之所以会衰落,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实体店铺相比,网购最大的优势在于物美价廉,性价比高。
同一件商品,实体店的价格大都是网购的好几倍。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好几半花。
与其在实体店当“冤大头”,不如选择网购,既方便又划算。
消费降级后,我国的网购数据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从这些变化中就不难看出,网购已经逐渐成为购物方式的主流。
实体店生意之所以不好做,也和运营成本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店,客源或许会有保证,但成本也随之增加。
房租、人工、水电这些固定成本,也随着地段的好坏不断上涨。
这些成本从哪来?自然就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由顾客来买单。
如此一来,实体店的价格自然不占优势。
其次,实体店的商品种类相比于电商来说,非常有限。
由于空间和库存的限制,实体店往往只能选择一些流行的快销产品,否则只能放在货架上落灰。
正因如此,很多消费者可能只是随意逛逛,不会真正的购买。
想要在实体店挑到心仪的商品,实在是有些困难。
但在网购平台上,却有上万种种类供消费者挑选,不仅价格优美质量也有保障。
此外,大多数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情绪价值和购物体验。
但部分实体店的服务态度不仅不热情,还经常给顾客摆脸色。
最常见的就是消费者走到哪,店内工作人员跟到哪,无法愉快自如地进行购物。
实体店购物,不仅仅是看重质量和价格,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样值得重视。
因此,实体经济萎靡,电子商务或许占一部分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得从自身去寻找。
实体生意不好做,实体店老板怨声连天,导致整体风气下滑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一点,《人民日报》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全民网购,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
许多人都觉得是电商的兴起,才导致实体生意不好做。
但《人民日报》对此,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当大部分实体老板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干时,人民日报例举出了“河南许昌胖东来”。
一家企业带火了一座城,甚至带火了整个省,还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作为一家实体商超,胖东来不仅不担心生意不好,反而还因为生意太好推行“限购”。
论价格,胖东来不占优势,但论服务和质量,绝对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同样的实体环境,胖东来不仅没有衰落,业绩反而持续增长。
所以电商真的干掉实体店了吗?传统商铺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三、全民网购、实体店何去何从?
网购虽然成为主流,但实体店仍是不可取代的刚需。
实体店生意之所以日渐萎靡,并不全是电商带来的冲击,而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
过去,商场和消费者就是双向的,“消费者有需求,就去店里买”。
而现在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多了,便会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
花同样的钱,更愿意花得开心,而不是花钱买一肚子气。
因此,单纯卖货的店铺,想要存活下来实属不易。
就拿《人民日报》举得“胖东来”的例子来说,可以说非常有借鉴价值。
被网友称为“6A级景区”的胖东来,凭借优质的服务和售后而闻名。
不过最令消费者趋之若鹜的,是商品的货真价实。
在电商空前繁荣的背景下,胖东来不仅屹立不倒,反而还能挣169个亿。
这也就说明,实体经济还是有搞头的。
所以《人民日报》才会发文批评,坚守固有的实体观念,最终的归宿只能是倒闭。
既然网购可以“退换货无忧”,那为什么实体店不可以呢?
胖东来的售后服务是出了名的好,如果商品质量本身存在问题,即可免费享受退换货服务。
当商品出现问题时,胖东来不仅给予经济补偿,还会立马下架所有问题商品。
在胖东来购物,最让人享受的是“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
实体店不能只当“卖货的”,而要变成“沉浸式体验中心”。
实体店想要持续发展,就要以“质量为本”,注重顾客的消费体验。
只要这两点处理妥当,就不怕没有客源。
互联网时代,实体店也可以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从而突破传统实体店的局限。
结尾:
实体店转型是必经之路,若依旧选择墨守成规,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电商不会取代实体店,只会令它不断进化、改善。
实体店的未来,不是有没有,而是在于“怎么变”。
对此,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你觉得实体店的未来在哪呢?
信息源: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