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小梨和
编辑|娱叔
在四川乡村,有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大妈。
60 岁之前,她的生活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平淡无奇。
然而,谁能想到,一根小小的针,竟成为她逆袭人生的“魔法棒”。
她凭借这根针,征服了爱马仕、植村秀、星巴克等一众国际大牌,不仅狂揽财富,还在花甲之年走上了人生巅峰。
那么,她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三天狂赚二十万的非遗手艺人的?
一、独特的价值
2014 年,成为了杨华珍人生的转折点。
彼时,日本知名品牌植村秀有两款洁颜油产品即将上市,却一直未能确定满意的包装方案。
经上海一家公益公司介绍,植村秀找到了杨华珍。
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终却被杨华珍的技艺折服。
杨华珍根据产品的成分和特色,制作出《绿茶花》和《金刚杵》两件作品。
对于有绿茶成分的洁颜油,她将瓶身图案设计成一朵茶花,并结合羌族文化寓意,把这朵茶花取名为“生发”。
绿茶枝干向外延伸,绵绵不息,含苞待放的花蕾,寓示着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含有生姜、红花等八种成分的洁颜油,则是选择在一根藤上绣出八个图案, 把图案取名“不息”。
她让象征坚不可摧的金刚杵破地而出,四周用八种植物点缀,寓意着即使历经磨难,也能生生不息!
当植村秀全球艺术总监看到杨华珍的作品之后连连赞叹,他看到了这幅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里面包含着一种永恒的美。
与植村秀合作之后,该系列洁颜油大卖,一举打出藏羌织绣的知名度,国际大牌纷纷前来合作。
因为这件事,杨华珍不仅赚到大量设计费与提成,更是开启自己新的人生路。
如果说和植村秀的合作打开了藏羌织绣之路,那么和爱马仕合作,便是迈向了新的台阶。
爱马仕作为国际奢侈品牌,对自身产品的制作流程十分严苛,而这次选上杨华珍作为自己的产品制作者,表现出对杨华珍技艺的充分肯定。
此次杨华珍创作的作品是《莲花化生图》和《十二月花》。
前者来源于敦煌壁画,代表纯洁与神圣;后者则是以一年里不同月份的花卉作为创作来源,寓意四季安康。
这两幅作品完美符合爱马仕丝巾所追求的高品质与独特设计,不仅满足了爱马仕对自家作品的视觉要求,更赋予无生命的丝巾更深刻的内涵。
杨华珍能够被各个大牌看上自然是有些实力的。
她的作品蕴含着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情。
她把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运用藏羌传统手艺融入到织绣中,赋予每件作品以独特的生命力,或许这也是各大品牌争相找上她的根本原因。
她开创的“非遗 IP 授权”模式,不仅让鲜为人知的传统手艺走向世界,更从深层次为传统手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杨华珍能在与众多国际大牌的合作中取得成功,离不开她对藏羌织绣技艺独特的理解与创新运用。
二、杨华珍的成功技巧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
藏羌织绣以毛、麻、棉和桑蚕丝为原料,针法多样,图案和色彩多取材于自然景物。
而杨华珍则是在掌握多种技法的基础之上,对各类融会贯通。
在她的作品中,杨华珍不仅熟练运用藏羌织绣独有的撇花绣、接针绣、堆贴绣等针法,还巧妙借鉴如汉族的三角针法和乱针绣等其他绣种技法。
通过对不同针法的灵活组合与创新运用,她调配丝线色彩与疏密布局,最终创作出具有类似中国水墨画晕染、虚实相生效果的绣品,让藏羌织绣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
她还在图案设计上,将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
同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领域,而是将更丰富广阔的视野如生活场景、民族文化等融入其中。
在她的眼中,藏羌织绣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在纵向上会随着时代发展,在横向上能拓宽应用渠道。
在不断的探索中,杨华珍极大地开拓藏羌织绣的应用场景,把织绣带入到如商品包装,丝巾服装、卡包、屏风等场景,让织绣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杨华珍之所以能带领藏羌织绣取得如此成就,与以上的这些技巧其密不可分。
她的做法综合下来无非三个关键词:
创新、文化、跨界。
这三个关键词值得被所有全国文化项目学习。
这里的创新涵盖广阔,可以是宣传道路的创新,也可以是制作工艺的创新。
从她开始和众多国际品牌合作开始,就说明她走出了传统项目只在自身圈内流行的趋势,让藏羌织绣迎来新生。
藏羌织绣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有5000年。
可以说,文化就是非遗产品最大的优势。
杨华珍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就深入挖掘藏羌织绣背后的文化象征和意义。
比如在她的作品《喜相逢》中融合藏族编织挑花织绣与羌绣双重非遗基因。
作品中的彩鸟遨游林间寓意福到吉到,延续《诗经》《尔雅》中的“嘉木灵兽”古典诗意
等。
除此之外,多元发展,也成为她的作品维持生命力的关键。
广泛的和各领域优秀IP联动,频繁的进入大家生活,她带着藏羌织绣一次次闯进曾经根本不敢想的领域,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结语:
杨华珍的一生,与“8”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8 年,她呱呱坠地;
8岁时,一个布娃娃开启了她的织绣梦想;
2008 年,她带着 18 位老姐姐为震后家乡拼搏。
如今,“8”更像是她传承藏羌文化的幸运符号,伴随着她与 20 多个世界知名 IP 携手前行。
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华文化蓬勃力量的有力见证。而中华大地上还有无数像藏羌织绣这样的瑰宝等待挖掘。
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像杨华珍这样坚守初心、勇于创新的匠人,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部分资料:
红星新闻|将传统技艺推向世界!华春莹介绍的羌绣传承人杨华珍:没想到她居然知道我
澎湃新闻|四川大妈,靠一根针迷倒爱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