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SH760轿车源于1958年对奔驰220S的逆向工程,63年量产50辆,74年5000辆。生产出来后刚开始叫凤凰,后来改为上海牌。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共生产了三十多年,七万七千多辆。六七十年代,这车主要作为专车,是领导的座驾。当时县团级坐的是吉普212,市级就可以坐上海SH760。更高级的领导坐伏尔加、大吉姆、红旗。
上海SH760轿车在六七十年代作为专车,由国家调配,但也是需要各单位付钱的。看看下面这张地方机关的收据,1979年一辆上海牌售价是2万5千多元。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把轿车叫做“小卧车”,还是很形象的。
而到了八十年代,上海牌轿车已经放开出售,谁有钱就可以买了,乡镇企业较多的县,一些领导座驾就买了上海牌,很多人还买这个车用来当做出租车。1985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上海牌的涨价信息(下图),760A是22000元,760AK是27500,AG款是26400。加装收音机另算价格,看来当时标配不含收音机。
上海SH760轿车特点是车身宽大,内部空间宽敞,大皮座椅坐着舒服,减震好,作为专车非常合适。它使用的是六缸直列发动机,双化油器,所以特别费油,据当时开过的司机讲,一般百公里要18个油。八十年代用它来做出租车,很多司机为了省油,就把化油器掐断了一个。发动机工艺不错,正时链条堪比奔驰。
机械连杆操作,后桥中间中轴连接,可以上下活动。比较有特点的是两后轮呈外倾状态,据说这样可以增加稳定性。天热的时候刹车容易失灵,涉水以后也可能出现刹车失灵。怀档,转换灯是那个小方向盘。等红绿灯或者堵车时间长了,水箱容易开锅。
上海SH760轿车后期没有太大的技术更新,等到桑塔纳、富康出现,就渐渐被淘汰了。但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很多人一直开着它不换,山西最后一台上海760到2000年才报废。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台经典轿车,虽已消失,但会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