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香冷
据说美国的GPS的用户已经超过60亿.....
这是什么概念,地球上总共也就78亿人口。
老美这是把外星人也算上了,还是地球人人均配了好几个设备?
这背后的数字游戏可有意思了。
那么美国GPS和中国北斗系统之间到底差了多少,这差距又意味着什么?60亿用户是怎么来的?
首先,这个60亿用户可不是瞎编的。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终端用户确实超过了60亿,其中GPS作为最早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这里的"用户"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各种搭载了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设备:智能手机、汽车导航仪、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多部带GPS的设备,所以用户数量才会超过地球人口总数。
不过话说回来,北斗系统的用户数量到底是多少?
晚发车不等于跑不快
北斗系统比GPS晚了整整20年起步。
美国的GPS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而中国北斗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是在2000年10月才发射的。
当美国GPS已经在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的北斗系统还只是图纸上的构想。
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人家已经跑了20公里,我们才刚刚起跑。
但北斗系统的发展速度堪称"中国速度"。
从2000年启动到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再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仅用20年时间就建成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要知道,美国GPS从开始建设到完成全球覆盖用了整整17年。
从"追赶者"变成"并行者",这速度已经够惊人的了。
数字背后的真相
那么,为什么北斗用户数量还是比GPS少这么多?
关键原因在于先发优势和产业链的成熟度。
GPS比北斗早了20多年进入民用市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几乎全球所有的智能手机和导航设备厂商都优先支持GPS。
而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你手机里的"GPS"功能,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GPS了。
打开设置看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支持多种导航系统并用。
以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为例,它们同时支持GPS、北斗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也就是说,当你在用导航时,手机可能同时接收了来自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综合计算出更准确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比较用户数量其实没太大意义。
北斗系统的独特优势
虽然在用户数量上暂时落后,但北斗系统有着其他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北斗是全球唯一一个能提供厘米级精准定位的导航系统。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北斗三号系统定位精度达到了惊人的10厘米,而GPS的精度在3-5米之间。
北斗系统有一项全球独有的功能,短报文通信。
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发送最多1200个汉字的短信。
这项功能在救灾、海上作业等通信不便的场合非常实用。
据《新华社》报道,汶川地震救援中,正是靠着北斗短报文功能,救援队才能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与外界保持联系。
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覆盖优势明显。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都优于GPS,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开始采用北斗系统。
差距在哪 机遇在哪
说完北斗的优势,我们再来看看与GPS相比,北斗系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
最大的差距在于应用生态,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约4500亿美元,其中北斗相关产业产值约700亿美元,占比约15%。
这与GPS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另一个差距是芯片技术,目前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美国博通,高通等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虽然我国在北斗专用芯片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综合性能、功耗等关键指标上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随着北斗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国产芯片技术的进步,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网友们也是纷纷表示:
放眼未来
如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竞争已经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阶段。
美国正在推进GPS第三代卫星的更新,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同样在升级……星空之上,竞争从未停止。
而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北斗已经从最初的"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在某些技术指标上甚至领先成为了"领跑者"。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发布的规划,到2035年,北斗系统将全面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服务性能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结语
回到标题,美国GPS用户数超60亿,再看中国北斗系统,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是的,从用户数量看差距确实很大,但这个差距不是鸿沟,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要知道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坚定。
在卫星导航这个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挨打"到"不挨打",再到"有一席之地"的跨越。
现在,我们正在向"并驾齐驱"甚至"领跑全球"的目标迈进。
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北斗系统必将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所说:
"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
如果你正在用着国产手机导航,别忘了,此刻可能有十几颗北斗卫星正在太空中默默为你指引方向。
这就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眼睛",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工信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