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Haul商城开始大面积开放了!!
亚马逊Haul第三轮招商直接打破前两轮 "闭门邀约" 姿态,改成招商经理联系卖家后可自主提交申请。
这波操作让整个卖家圈炸锅了,有人摩拳擦掌准备入场,也有人观望犹豫,担心“低价内卷”伤不起:
“准备试试,反正主站增长乏力,多个渠道多条路。”
“300个SKU+30美金限价,利润怎么算都不够,怕白忙活。”
“欧洲站如果能做起来,可能是个机会,但物流和VAT成本得先算清楚。”
那么Haul值不值得做?这次招商到底是新机会,还是隐藏风险的深坑?
Haul第三轮招商,变了什么?
相比前两轮,这次招商最大的变化是:
1、申请方式更灵活开放
亚马逊Haul第三轮招商从前两轮的“定向邀请”变成招商经理联系卖家可自主提交申请模式。
根据目前所公布的招商信息,入驻Haul平台步骤如下:
(1)卖家联系自己的账号经理,填申请表:把公司信息、卖啥产品、怎么定价、供应链能力这些基本情况写清楚;
(2)提交材料:营业执照、品牌授权书(有的话)、产品质检报告,还有在亚马逊主站、Temu 这些平台的销售记录
(3)等审核:Haul 团队筛选符合条件的卖家并分配专属经理协助完成上线
2、门槛看似放宽,审核标准也不低
账号基础要求:
✅ 必须持有正常运营的亚马逊主账号(新注册或休眠账号直接pass)
✅账号健康分≥200分
✅订单缺陷率ODR<1%
✅迟发率<4%
销售业绩门槛:
✅近12个月亚马逊销售额≥200万美金(重点看美国站表现)
✅月销<10万美金的店铺暂不考虑
商品准入标准:
✅首批需承诺300个父变体(服饰鞋包类可减至150+)
✅平均售价( ASP)≤30美金
✅需准备≥50个符合定位的SKU(家居、3C配件、快消品优先)
✅ 价格区间严格划分:
大件/科技类 ≤20美元
日用品 7-14美元
小配件 ≤7美元
✅ 尺寸重量限制:
服装:长宽高≤35×30×12cm,重量≤453g
其他品类:长宽高≤35×20×12cm
禁售品类清单:
Haul明确禁止以下几类商品:
- 带电产品(含电池的都不行)
- 食品及宠物用品
- 儿童相关产品
- 液体类护肤品
- 需要特殊清关的商品
从这些规则来看,Haul想要的不单单是“低价卖家”,而是“有成熟供应链+低价能力”的亚马逊老玩家。
Haul对卖家来说,是机会还是挑战?
机会点:
一个是抢占平台早期红利:
目前看Haul仍处于扩张期,另外有招商经理透露,这次招商重点储备欧洲站卖家。因为相比美国,欧洲的电商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可能带来新一波流量红利。
先入驻的卖家有机会拿到更好的推荐位,避免后期竞争白热化。
第二个是可以将Haul作为清库存新渠道
对于主站滞销或冗余库存,Haul可以作为一个低价清货的补充渠道。
第三个是作为对抗Temu/Shein的“护城河”
现在亚马逊显然不想把低价市场完全让给Temu、shein等低价平台,所以现在大力推Haul,大概率也会给予更多流量扶持。
挑战点:
1️⃣利润空间被压缩:ASP≤30美金意味着利润极薄,除非供应链有绝对优势,否则可能“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2️⃣备货压力大:首批要求300个SKU,对中小卖家来说资金和库存压力不小。
3️⃣售后和退货麻烦:像服装类目这些低价商品的退货率通常较高,如果ODR超标,可能影响主站账号健康。
哪些卖家比较适合入局?
Haul的第三轮招商,对部分卖家是机会,但对多数人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要不要入场,关键看三点:
供应链能否支撑低价?
资金能否承受备货压力?
能否平衡Haul和主站的运营资源?
如果条件符合,可以尝试;如果没把握,不如先观望,等平台规则更清晰后再做决定。
适合入局的卖家:
- 工厂型卖家:有成本优势,能承受低价竞争。
- 主站稳定的大卖:已有成熟运营团队,可以分出一部分资源试水Haul。
- 需要清库存的卖家:把Haul当作一个低价分销渠道,而非主力战场。
建议观望的卖家:
- 新账号/小卖家:达不到200万美金年销门槛,暂时不用考虑。
- 高客单价品类卖家:Haul定位低价,不适合高利润产品。
- 供应链不够强的卖家:低价模式对成本控制要求极高,盲目入场可能亏损。
各位卖家你们怎么看?你会申请Haul吗?
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