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7.9级地震牵动人心,房屋倒塌、道路断裂的画面让无数家长揪心。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教会孩子这些保命技能。今天这份指南,帮你把地震避险变成孩子能记住的“生活常识”。
一、家庭防震必备清单
- 应急包=生命保险箱
- 水:每人每天2升,至少备够3天用量(4口之家需24瓶500ml矿泉水)
- 食品:压缩饼干、罐头(保质期超3年)
- 工具:手电筒(带备用电池)、口哨(求救用)、创可贴+酒精棉片
- 重要文件:户口本、保险单拍照存手机
- 家具固定三步法
- 重物放柜子底层(米面油远离孩子活动区)
- 用L型角码加固冰箱(五金店5元/个)
- 窗户贴防爆膜(防玻璃飞溅)
二、学校避险黄金三分钟
- 课桌下逃生口诀
“蹲下抓牢不抬头,护头蜷身像刺猬” - 双手抱头肘护脸(留出呼吸空隙)
- 双脚蹬地贴墙根(防余震滑倒)
- 疏散路线记忆法
- 每周和孩子模拟走一遍逃生路线(从教室到操场计时)
- 记住3个关键点:楼梯拐角、饮水机旁、操场旗杆下
三、日常训练养成习惯
- 家庭地震演习模板
- 每月1次“1分钟紧急避险”(突然喊“地震”看反应)
- 设置奖励机制:连续3次正确动作奖励“安全小卫士”徽章
- 场景化记忆训练
- 看动画学技巧:推荐《地震自救小猪佩奇》科普片
- 玩“找安全角”游戏:在家标出5个最佳躲避点
家长必做三件事
- 手机设置地震预警
- 华为/小米手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 - 苹果手机:下载“地震预警”APP
- 制作家庭联络卡
- 正面:家庭成员电话+血型
- 背面:小区应急避难场所地图(标注卫生间位置)
- 心理建设小技巧
- 用绘本解释地震:“地球像打喷嚏,学会躲猫猫就不怕”
- 角色扮演消防员:“如果被困,我是最冷静的小英雄”
这些技能要让孩子记住
- 紧急电话排序: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
- 废墟求生口诀:“静→敲→等”(安静保存体力→敲击管道→等待救援)
- 危险信号识别:闻到煤气味马上捂住口鼻,听到金属摩擦声立刻躲避、
转发收藏这份指南,和孩子一起完成三项任务:
- 今晚检查应急包物品
- 周末模拟一次1分钟避险
- 打印家庭联络卡贴冰箱
安全教育不是恐吓,而是给孩子终身受用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