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妙香狗肉,是虎林市一家店面不大但却有着三十年经营历史的老店。小店虽然名不冠四海,但凭着诚信经营,稳步前行,将小店餐饮打造成一个让员工舒心、让客人放心、让政府安心的诚信老店。
老妙香狗肉店建于1995年4月15日,最初店名为“妙香狗肉冷面小吃”,经营特色在店名上一览无余。店面位于解放街原大众饭店厨房后身,即现在通往贸易大厦的大众路北头。饭店是一栋砖瓦结构平房,坐西朝东,离一道街虽不是很远,但也是属于略微有些偏僻地段。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小店虽然地处非繁华地段,但菜品物美价廉,服务热情,天天客满,忙得老板和店员汗流浃背,不亦乐乎。
九七年左右,老板金洁和方日焕夫妇在最初饭店内就餐
“妙香狗肉冷面小吃”老板是一对叫金洁、方日焕的朝鲜族年轻夫妇。妻子金洁,原名金顺华,这是一个面容俊秀,身材匀称,性格既娴静又爽朗的朝鲜族女子。她平时更多的是素颜打扮,但身上溢出的一种天然去修饰的纯真文静的气质,宛如延边山间的一朵金达莱, 清雅脱俗,尽显优雅。
1987年,风华正茂18岁的金洁(前右二)和姐妹合影
金洁1985年虎林三中初中毕业,1986年进入虎林农民中专学习畜牧专业,同年进入虎林县丝绸厂工作。
1983年初中送刘淑娟老师全班合影,金洁(二排右四)刘淑娟老师(前排中)
这张照片让我有了意外收获,因为刘淑娟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毕业后还真不知道刘老师到了三中当老师,所以见了这张照片,也是意外惊喜。1983年初中送刘淑娟老师全班合影
1986年和在虎林农民中专和老师同学合影,金洁(二排右四)
丈夫方日焕,天赋异禀,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优秀,但因家境贫困,连一学期五元学费都交不起,因过早辍学。离开学校的他,进入密山纺织厂工作,后调入虎林丝绸厂。1990年和金洁相恋,1991年12月29日成家,后夫妻二人又一起下岗创业。
金洁和方日焕负责小店鲜族辣菜和冷面制作,饭店主厨孙立平,服务员有李淑梅、张文娟、小邵、小徐、小武、小郑、小邵等。整个饭店劳资关系融洽,老板像一位大家庭的长者,总是以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使得工作环境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大家亲密无间,同甘共苦,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融洽。
金洁和最初饭店服务员在虎林火车站前合影,前左金洁,右小郑,后自左至右:李淑梅,小武,小徐,张文娟
1986年10月,正在虎林农民中专畜牧专业读书的金洁,得知虎林丝绸厂招工,经过一番思考,决定终止学业前去报考。经过笔试和面试,她有幸进入当时十分难进的丝绸厂,成了一名档车工。工厂的工作内容通常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创新,更多的是机械性的操作,这使得工作显得简单而且乏味。但金洁却在这种枯燥且重复的工作中,获得了一种纯朴而简单的工作快乐。但不幸的是,在九十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丝绸厂因管理不善、市场不敏感等原因导致亏损连连,1994年企业转型为玛赛克厂。但企业转型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企业仍然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中。无奈之下,金洁和方日焕选择了辞职自谋职业。
约1989年,虎林丝绸厂干部职工在厂内合影。方日焕(第三排左一)、第二排左一姜连军副厂长,左二宋继芳书记,左三丛树清厂长,凌云峰厂长,左七王善武工会主席,最上面一排左五孙亚军。
最初金洁在大厦开绞肉馅摊位,后在家人支持下,夫妇二人选择开家以狗肉冷面为主的小吃部。
金洁家境较一般人家要殷实一些,也算是书香门地出身。父亲金河益和母亲金连锦都是东北农学院毕(肄)业的大学生,是当时虎林县少有的夫妇同为大学生的家庭。父亲金河益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学朝语出身的他,却以优异的理科成绩考进东北农学院。在学校里,金河益是学生会干部,到虎林后任虎林畜牧防疾中心主任,是虎林为数不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型人才。
1959年,金河益(五排左二)和金连锦(一排右四)大学期间和同学合影
金河益在畜牧局前留影
母亲金连锦,有着清秀的五官、白皙的皮肤和优雅的气质。不但是学校时的学霸,而且身材苗条,容颜漂亮,歌声清脆悠扬,舞蹈轻盈优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单位的文艺骨干。
但太优秀的女人,上苍也可能会嫉妒你的优秀。金连锦虽然容颜学识俱佳,是虎林县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但却命运多舛,一生薄命。品学兼优的她,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后两年学费学校退回来后,她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将这笔“巨款”替未婚夫金何益缴纳了学费。当时这件事在学校和金何益家乡都产生了轰动,在人们观念相对守旧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未婚姑娘为对象交学费,要有怎样挑战世俗的勇气呀?从这一点上,也看出了她对爱人深深的爱意和坚韧的性格。因为当时金何益家庭十分困难,学费是姑姑东借西挪帮他缴纳的。金连锦雪中送炭替他交了学费,既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让他深深的为姑娘这份诚挚的爱情所感动。
大学肄业的她,先是在海林一学校教书,和金何益结婚后回到虎林。由于她没有完成学业,没有正规的学历,更没有获得进入体制内的资格。而一生清正的金何益从不愿以私事麻烦组织,所以从没有因爱人的工作而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具有大学知识水平但却没有学历的金连锦,也不愿意让丈夫为难,先后在基建队当建筑水小工,在虎林镇制瓦厂当石棉瓦生产工,在虎林编织厂当编织工,实现了一个脑力劳动者向体力劳动者的成功转型。在虎林镇制瓦厂工作时,她的家住在邮局道南,离木材公司有近两公里的路程,而她不会骑自行车,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无论刮风下雪,她从不迟到,年年被单位授予优秀职工。
历经逆境风雨洗礼的金连锦,有着如磐石般坚定强大的内心。她克服了从高学历知识分子转变为普通工人身份落差所带来的自我怀疑和心理不适,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人生磨砺中,从稚嫩到成熟,从不适到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成为了一个乐观、勇敢、坚毅、刚强的女性。
金连锦(前排左二)在学校期间和表演朝鲜舞蹈的同学合影
“妙香狗肉冷面小吃”以价优亲民为服务宗旨,在食材采购上严格把关,既考虑价格,更注重质量,真正把消费者做为自己的衣食父母。金洁夫妇认识到:饭店口碑不但是大众口头传播的最佳方式,更是企业信誉和品牌力量的最优体现方式,所以他们十分重视饭店的品牌建设和维护,使小小的饭店短期内就取得了业务持续增长的好成绩,在同类型饭店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妙香狗肉冷面小吃”经营一年后,在同行业中已经悄无声息的有了超强的后发之势,顾客满意度和经济收入同步提升。1996年,饭店改名为“新妙香狗肉冷面小吃”,经营地仍在原址。
二千年代初,金洁(右)和女儿在饭店前合影
金洁和服务员在饭店前
1998年10月28日,金洁、方日焕夫妇投资近十万元,在中心路老县委前西侧购置一临街砖瓦结构平房院落,将饭店搬迁到此经营。新址开业后,饭店改名为“老妙香狗肉冷面小吃”。
搬进新店后,金洁和方日焕夫妇在管理上更加用心。从选材上就开始斟酌,每天的食材采购都由金洁亲自挑选,确保新鲜和安全。特别是饭店主用食材狗肉采购上,按照专业、质优、新鲜的原则,直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渠道关系,从一外地鲜族人开的养殖场定点购买,确保采购食材的新鲜度,从品质保证上为顾客提供有保障的服务。继而是烹饪的技法和火候的掌控,老板和厨师精心打磨,使菜品既保持传统又有创新。在辣菜和鲜族泡菜制作中,金洁亲自动手,从选材到配料、调制辣椒酱、腌制、发酵,每一道工序都精心制作,呈现给食客的是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新店开始只有两个炕间,大厅有两张方桌。室内没有卫生间,上厕所得到室外。约在2002年左右,新增加了六间单间,室内也有了卫生间。客观的说,妙香狗肉馆室内装饰走的简约路线,不像现在很多饭店店面装修得富丽堂皇,高贵气派。和这些时尚新潮饭店相比,妙香狗肉的装饰说简约好听一点,说简单绝对没有夸大其词。
室内光线并不明亮,空间也不宽敞,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怀旧氛围,二十年前的店面设计基本保持依旧,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服务台及炕桌及单间隔断,全部为原生态木纹板。门头、桌椅、放蒜的小碟、门口巴台和摆酒的架子,都还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痕迹,给人一种简约而纯朴,温馨而舒适的感觉。拉门内的炕桌,一张方形炕桌摆在炕上,来客席炕盘腿而坐,一种久违的东北合家欢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恍如回到童年。
从选材上就开始斟酌,继而是烹饪的技法和火候的掌控。
饭店的招牌菜很多,如麻辣雪鱼、辣白菜炒土豆片等,都很受顾客欢迎,但最受欢迎的是狗肉类拼盘,有带皮狗肉、狗排、狗杂,特别是带皮狗肉,蘸上辣椒和薄荷叶等混合而成的红彤彤的独家调料,送进嘴里慢慢咀嚼,韧性十足中满口生香,口感极佳。
到店就餐的就餐人员,必点的是狗肉豆腐汤。一大碗精心熬制的狗肉和豆腐汤,热气腾腾,异香扑鼻。几片狗肉和豆腐入口,几口酒下肚,再把辣椒油和胡椒面放到汤里搅拌一下,舀一勺轻呷一口,额头上渗出微微细汗,浑身上下溢出一种不出的舒坦……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小店二千年后购置了面包车,平时采购物资,有时还为远道顾客提供免费接送。当时虎林公交车还没有四通八达,城郊一些地区交通不便,有些老顾客年岁大腿脚不方便。为了方便这些老顾客,他们经常提供免费接送,方便了顾客,也为饭店赢来了良好的声誉。
停在饭店前的小面包车,可以看到县医院家属楼
香狗肉小吃,从妙香狗肉到新妙香狗肉,再到老妙香狗肉,较多的时候是女主人金洁站在前台,男主人方日焕总是默默地站在后面。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宛如默默守护家人的天使,隐形的翅膀总是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力量。为家人遮风挡雨,为家人筑起坚强的后盾。
老妙香狗肉是九十年代成立,至今仍坚持经营的少数虎林餐饮老店之一。和老妙香狗肉同期在虎林经营较好的狗肉饭店当时有好几家,但现在大多已不见踪迹,只剩下老妙香狗肉,依然顽强的高举着诚信服务的大旗,坚守在三十年老店的阵地上。
方日焕(中)和爱人金洁(左)及朋友在饭店炕桌前留影
高丽原,初在苗圃家属区一栋平房。在此地时因平房或是自家的,不存租赁费用,或是租赁的,租赁费用也不高,经营成本较低,生意一直非常好。2001年投资在西岗村东建了新的饭店后,经营上由中低档向中高档上转化,慢慢饭店生意红火不在,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饭店房屋租给了林达汽修,后林达汽修搬走后,门市闲置了起来。
还有一家贵发狗肉馆,在解放路和文化路口西南角。饭店不大,但菜品和价格都亲民,生意一直不错。九十年代中后期和单位同事多次光临,感觉还是不错。后期也在市场大潮冲击下,慢慢消亡了,饭店早就改换门庭。
金达莱狗肉比老妙香狗肉晚两年,开始在老妙香道东,现安然一品高层百福隆酒店北。后搬到市场路北头,城建局北四五十米的地方。该店在此经营早期很不错,约在此经营有二十年,前些年也关门停业,店面换为“源点小酒馆”。
2016年老妙香狗肉冷面小吃
2020年老妙香狗肉冷面小吃
2022年老妙香狗肉冷面小吃
三十年,万象流变,但不变的是老妙香狗肉经营美食的一份匠心。老妙香狗肉是虎林市少数三十年仍在平房经营的老店,没有换楼房门市,没有盲目扩张,守餐饮初心 担民生情怀。虽然店面如昨,颇有沧桑,但它见证了虎林餐饮业的三十年风雨,三十年的坚持将过去上不席的狗肉,做成了虎林餐饮的知名品牌,让“狗肉上不了正席”的传统习俗成为了历史……
素材和老照片提供金洁、方日焕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