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桥梁,透过玩的过程中,不但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探索问题,也满足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由于每个阶段的心智发展不同,玩具对孩子的适用及启发程度亦有所差异,因此如何适龄、适性、适当的为宝宝准备各类玩具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功课。不同玩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适应年龄范围等。妈妈们可不要小觑,这可是门不太容易的功课哦!

作为0-3岁的宝妈妈们挑选玩具就要注意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它必须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这就要求玩具具有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声音、易于操作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不稳定期,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爱好,普遍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

6个月以下的宝宝的世界是一个充满 感知,触摸的世界。在这个时期,我们尽可能为宝宝提供一些色彩协调、发声柔和的玩具,训练孩子的视觉感官系统。
推荐一:这几年很火的婴儿健身架玩具。首先它的安全性相比来说是比较高的,没有从床上掉下去的危险,周围挂着的可爱卡通牙胶挂饰能吸引宝宝去抓取,提高视觉能力,加强孩子的手握能力。踩踏钢琴键的时候,还会有欢快的音乐,提高宝宝的乐感,从不同的程度给宝宝锻炼身体~

6至12个的宝宝已经会坐着并且双手可以自由地动来动去,双手可以自由摆动,会敲打东西,抓玩具及用手拍东西了。为配合他的成长,应选择能让宝宝自己动手玩的有趣玩具。

类似于这种彩虹叠叠塔的玩具就可以,刺激他们的视觉,也能让他们拿在手里把玩,活跃四肢,尤其是对宝宝的拇指及食指筋骨的锻炼。叠叠塔能让宝宝在游戏当中对上与下、大与小、重与轻等逻辑概念日渐成熟,借助于层叠累积的游戏过程,将数字与形状挂钩,又能加深宝宝对数学的理解。

12至18个月的宝宝一般来说是学习走路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宝宝学会了走,甚至走得很稳,甚至有一部分小孩可以学习跑,自己上台阶,还会自己学习踢球、扔球,在精细动作方面,1到1岁半会乱画,有意识叫爸爸妈妈,能够听懂家长简单的语言和简单的指令,会指任自己的五官,用单一表情、手势表达意见和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可以选择一些偏益智类的玩具。

大颗粒的积木类玩具。能通过堆叠,握捏等方式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与精细动作的能力。这种简单几何形态的拼图、拼板、形状箱。通过认形、握捏、听父母讲述简单的故事,孩子能培养对于数量、大小、颜色的理解,并且进一步对身边的事物增进了解 。
推荐二:积木玩具是每个孩子童年的必备,喜欢摆弄小东西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既能开发智力又能锻炼四肢与脑的协作能力。

18至36个月的孩子,思维与动作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开始有简单的语言沟通能力。
推荐三:这时候积木就不单单只是几何形状,教导着宝宝用积木搭出一个房子、一辆小汽车,开发智力与想象力。这时候宝宝有少许言语,家长可以引导式的带领孩子玩,通过认形、握捏、听父母讲述简单的故事,孩子能培养对于数量、大小、颜色的理解,并且进一步对身边的事物增进理解~

36个月以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语言能力、动作能力的不断发展,与身边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要挑一些趣味性强的玩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推荐四:这款儿童钓鱼玩具能锻炼宝宝的的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父母也能很好参与到当中去,激发宝宝的潜能,让宝宝有正确的视觉感受以及对空间的理解。
三岁之魂,百岁之材。爸爸、妈妈在照顾宝宝的吃、穿、拉、睡之外,更要进行全面和谐的早期教育, 合理开发宝宝的身心潜能,是父母给予宝宝一生最具价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