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衣服多哺乳麻烦怎么办 ?
许多妈咪问说冬季衣服太多,喂奶时难道要一层层掀起来吗?外出哺乳尴尬就不说了,就算回到家里,碰到异性亲戚也要关起门来自己喂,太麻烦了。 对此,其实只要挑选好哺乳外衣和内衣就可以解决了。
这款妈妈喂针织哺乳上衣,设计有哺乳开口,哺乳时只需要上掀外层衣服,再将内层的圆领下拉,即可轻松哺乳,十分隐蔽。并且它的面料无固色剂,柔软亲肤,吸汗。
对于外出喜欢毛衣的妈咪来说,也可以试一下这款妈妈喂孕哺毛衣。它同样具有隐蔽不走光的哺乳开口设计,再加上时尚的造型,舒适棉料,弹性材质,孕期产后都可以使用。

2、瓶喂的消毒工作怎么做?
宝宝的肠胃道免疫机能还未上轨道,所以,瓶喂时,务必做好清洁消毒的工作,避免宝宝“病从口入”。每一次喝完奶后,应将奶瓶奶嘴拆开清洗干净,等到要再次使用前,才以煮沸或蒸气的方式进行消毒,虽不能完全灭菌,但也大幅减少了带菌量。 有的父母习惯一天只消毒一次,这样做是错的,因为即使高温消毒过,若保存不当仍容易滋生细菌。
瓶喂前的准备建议:
1.将使用的桌面范围清空,并用抹布擦过一遍。
2.冲泡者正确洗手,并注意指甲要剪短,避免藏污纳垢。
3.将所有宝宝会使用到的用具都放入消毒锅进行消毒。奶瓶要倒过来放进锅内,才能让蒸气进入瓶内。
4.打开锅盖后,将锅盖反放在桌面,自锅内取出会用到的物品放在上面,而不要直接接触桌面。
3、瓶喂的宝宝要固定喝奶时间吗?
相对亲喂的周期较密集,瓶喂的宝宝喝奶周期较长,也较能让宝宝在固定时间喝奶。然而,“尊重宝宝的需求”,瓶喂的问题往往在于喂太多。 “妈妈总希望瓶喂的宝宝,能把奶瓶的奶都喝光光,但宝宝存有‘大小餐’的问题,即一天之内,某几餐喝得较多,某几餐则喝得较少,如果要求宝宝每一餐都喝完,这样容易喂太多。 妈妈可观察宝宝的喝奶状况并做纪录,了解“大小餐”的分布情况,也可做为是否要加奶量的参考依据。如这餐喝了150毫升,下一餐时间还没到就哭了要喝奶,或明明已喝完150毫升的量,却还在哭,这时,妈妈可再泡个30毫升喂宝宝喝,若连续几次都是一样的状况,不妨考虑加量。 在选择奶瓶时,最好选PES及PPSU塑料奶瓶,都是不含扰乱分泌化学物质的塑料,颜色透明,这一类奶瓶的特性是轻巧、耐摔,耐热度可达到180℃,冲泡热水及高温消毒时不会产生化学毒素双酚A,能用蒸气消毒、紫外线消毒及煮沸消毒,奶瓶不会因热而变形,因此相对单价也比较高。PPSU材质较PES高级,所以较耐刮,寿命也就更长。
4 、选购或更换配方奶时要注意什么?
相关问题可向儿科医师咨询,如:宝宝是否有特殊需求?宝宝喝了什么品牌,出现哪些不适应的现象?儿科医师会整体考虑宝宝的身体状况与需求,适时提供专业意见做为父母选购或换购的参考依据。一定要依照规定比例冲泡 正确的冲泡比例是指“每一匙以多少的水量冲泡”,如果先放入奶粉,再倒入水,会泡出浓度较高的奶。以喝180毫升的奶量(一匙以30毫升的水冲泡)。为例解释,先放入6匙奶粉,再倒水至180毫升的刻度,实际的水量不足180毫升,与先倒180毫升的水再倒入6匙奶粉相比,前者的浓度较高,宝宝喝浓度较高的奶容易拉肚子。另外,每罐配方奶都会附一只汤匙,只要换新的一罐,就务必使用该罐所附的汤匙,避免厂商有“改版”而不自知。 浓度较稀的奶,因营养被稀释,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给宝宝,会让宝宝营养不足,出现长不大(即体重不增加)的情况,长久下来,更有体内电解质不平衡的隐忧。

5 、何时是宝宝吃副食品的时间?
4个月内建议纯喂母乳;6个月以上仍以母乳为主食,但必须开始哺喂副食品,以避免宝宝有缺铁、缺维生素D等营养不足的隐忧; 而4~6个月大以纯母乳哺育,若有下列状况可提前至4个月开始添加副食品,包括:纯喂母乳到6个月实在有困难、妈妈奶水量明显降低、宝宝显得吃不饱、宝宝有主动要求其他食物的表现(看大人吃其他食物时很有兴趣,伸手来抓、抓了放嘴巴),但母乳仍应继续喂。妈妈不妨煮点米汤或泡点稀稀的米糊,用汤匙喂食,看宝宝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怎么走。“千万不要为了怕宝宝过敏,而刻意延后吃副食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