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仁青老人
“俄央啊!俄央,
你和我无所不要,俄央要野牛的犄角,
俄央你要骏马的尾巴,
俄央还要牛肚皮,
俄央还要老树的泪水(松香),
我这艺人要什么呢?
我要酥油和奶渣,我要奶茶和糌粑”
阿瓦仁青老人拉了一段很长的过门后,用稍显沙哑的嗓音唱道。这些歌词都是他自编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根据场景即兴发挥,所以,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能够一字不落唱全的,也就那么七、八首左右。
他站在六月如茵的草地上拉着俄央,脚下繁花似锦,头顶白云悠悠,数只云雀悬停在半空,叫声热切而又短促。挟带着中午干燥闷热的风掠过他的面颊。拉完一曲,他笑着问我行吗?
我说非常好!
与俄央结缘完全是因为一位名叫扎西的兄弟。他和阿瓦仁青一家人一样,早年也在家乡甘孜州石渠县一带行乞,不同的是,他是一位流浪艺人,能够用俄央拉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因此,他乞讨到的东西就比阿瓦仁青多。阿瓦仁青深受启发,决定当一名流浪歌手。但俄央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好在石渠周围的山上野牦牛四处可寻,而用来做琴杆的红柳满河谷都是,做琴弦的马尾更是俯首即拾。聪明伶俐的阿瓦仁青,凭着自己的巧手,终于成功的制作出了第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俄央。那年,他刚满八岁。
之后,阿瓦仁青和父母、两个妹妹踏上了遥遥无期的流浪之旅,从青海果洛到甘孜色达,所有的康区基本走完,再之后,若尔盖的十二个部落遍布他们的足迹,后在阿坝县呆了四年。四年中,阿瓦仁青夏天就到远牧点拉琴卖艺,人们施舍给他一点酥油、奶渣和糌粑等食物,冬天就从远牧点返回来,替那些忌讳杀生的富裕人家杀羊,所得报酬为杀一只羊得一个羊头。
离开阿坝县后,一家人一路向东,来到红原县的麦洼乡,那时候的麦洼乡只有一座帐篷寺庙——麦洼寺和围在寺庙周围的几户人家。
麦洼解放后,阿瓦仁青一家分到了二十头牦牛。他把俄央也扔了,他想今后再也用不上它了。随着俄央被弃荒野,阿瓦仁青完全结束了自己献艺行乞、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以前拉俄央根本抬不起头,因为不好意思。现在拉俄央感觉非常自豪,因为年轻人很喜欢,他们觉得这是一件颇让人好奇、琴声又十分优美的乐器。
来之前,有人担心老人会拒绝表演,因为几年前曾有人给他许下了诸多的空头支票,等老人发现这一切都是希望的肥皂泡后十分失望,遂对来客的态度也变得冷漠起来,极端的时候还拒绝为来客表演。
老人没有让我失望,他不仅在他的小屋里拉了一首曲子,而且还欣然答应带我到后面山坡的草地上再拉几曲。
亮丽的阳光下是老人灿然的笑脸,他没有理由拒绝琴声从自己的手指间生起,毕竟,俄央悠扬的旋律早成了他血管中流淌的血液了。
相关阅读:
俄央意为弦乐器,又称百汪。 “百汪说唱” 属百汪曲种,是一种以牛角胡演奏配以小木偶舞进行即时说唱表演的艺术形式。
俄央说唱的内容根据环境而使用不同的曲目,如艺人在茶马集市中,所唱的曲目一般是《发财歌》《做生意》《珍珠玛瑙属于你》等商贾人家喜好的吉祥歌;在牧场或帐房外演唱的曲目则是《珠牡的神奶牛》《挤奶歌》《骏马赞》等牧民群众喜欢的歌。